韩成:抢娃娃
故事名称:抢娃娃
观察地点: 小一班游戏区角
观察对象:苜苜 小艺 (5岁)
观察者: 韩成
注 意:
又到了区域游戏的时间了,今天是香蕉组的宝宝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一共有四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小朋友开心的进入区角,不一会传来了孩子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不行,我也要当妈妈”,我连忙跑过去,只见萱萱和小艺相互拉扯着“娃娃”的胳膊说“我就要当妈妈”。而其他两位小朋友已经开始进入游戏,爷爷负责烧烤,爸爸负责烧菜,只见他们有商有量,其乐融融。看到她两这样纷纷放下手中的活,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个小朋友,我一走进,他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蹲下身子问萱萱和小艺:“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呀?”萱萱抢先回答“我平时最喜欢我妈妈了,所以我就要当妈妈。”羽宸也不甘示弱“我也喜欢我妈妈”。
就在此刻,我突然想到我们刚学的一首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我对娃娃家的宝贝们说:“那我们先不玩游戏,我们先来把这首儿歌念一遍吧!”孩子们马上齐声念起了儿歌,念完儿歌,我紧接着又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吗?”小朋友都说好。我又回头看着萱萱和小艺:“老师有个提个小建议,先让萱萱当‘妈妈’,小艺当‘奶奶’,玩一会再互换角色,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萱萱先当‘妈妈’,小艺当‘奶奶’。刚开始“奶奶”还有一点不开心地在那里扫地,边玩眼睛却一直盯着“妈妈”在那里给宝宝穿衣服。玩过一段时间萱萱就主动跟小艺说“我们交互着玩吧”,只见小艺开心的点点头,坐在“娃娃”旁边喂宝宝喝奶了。
识别:
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吵着要当“妈妈”时,我就及时的用念儿歌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争吵。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角色的认识,巩固孩子的亲情观念,知道家里每个成员都很重要。
回应:
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给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所以我在游戏中建议的方式是让两个孩子协商谁来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有些不高兴,但是玩到最后他们还是开心的。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最后在孩子们都玩好游戏后的评价环节中,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游戏轮换规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