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来源:刘潭实验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0-07-15 08:20:00

朱燕:螃蟹夹球

观察·解读·支持

——“运动三十分”视频案例解读                             

幼儿姓名

朱馨逸

性别

年龄

5

拍摄时间

11.7

拍摄地点

操场

观察者

朱燕

案例名称

螃蟹夹球

时间(分钟)

     案例描述

儿童学习与发展

行为分析

0″—5″

 

 

 

 

 

6″-36″

 

 

 

 

 

 

 

 

37″-1′22″

 

 

 

1′22″-2′28

 

孩子们喜欢的体育游戏场开始了,大家都找好小伙伴一起商讨选择哪些器材来夹住球把它运回家,朱馨逸小朋友找到她的好朋友杨涵君,两个小家伙靠在一起,非常积极投入的讨论,最后决定:“我们拿球和棍子试一试吧。”

大部分孩子选择了棍子和布袋来合作运球,只见朱馨逸走到起点,双手拿住棍子的一端,把皮球小心翼翼的放在上面,双手紧紧地夹住了球,生怕球掉下来,在往前走的途中,只见朱馨逸双目紧紧地盯着球,两只手臂弯曲用力夹住球,两只小脚一步一步向前走丝毫不敢怠慢,生怕皮球“跑掉”。

临近终点时,朱馨逸和小伙伴抬高手臂,踮起脚尖,一起将球往圆筒里面放,一个不小心,球跑不出去了,于是她们拿好皮球返回又尝试了一次。

朱馨逸又想到了一个好玩的办法,两个小朋友开心的抱住球,面对面互相抱住,用腹部将球紧紧的夹住,两人成功的将球运到了终点。最后,终于成功了,朱馨逸叹了一口气,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SR1

YQ2

 

 

SR3

 

 

 

 

 

SS2

 

 

 

JS1

 

SR3

 

 

 

 

 

  分析

  

  思考

本次体育活动我们为球类区的孩子提供了皮球、布袋、棍子圆筒等运动器械,幼儿自由选择器械,同时幼儿自己选择小伙伴两人一起合作完成《螃蟹夹球》的游戏,幼儿可以用背部、腹部、肩部,体侧面等不同部位夹住球前行也可以借住运动器械来夹住皮球。幼儿可以运用认为最好的合作运球方式来开展游戏。在游戏中,朱馨逸小朋友非常地认真投入,一开始和小伙伴商量用自己的方式开展活动,在尝试了两次用棍子夹球成功之后,她和小伙伴把棍子送回家,然后她们两开心的抱在一起,用力用腹部顶住球,然后一前一后手脚协调配合好,眼睛盯住皮球,避免皮球往下掉,在运球过程中,能保持身体平衡,控制好球,在最后到达终点时,皮球滚走了,但是她们及时调整,最后获得了成功。

《纲要》指出:“要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指南》健康领域中也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中班的孩子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在体育活动中主动去合作,因此,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我有意识的选择适宜合作的体育游戏,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与条件,比如这次的体育游戏《螃蟹夹球》,就要求孩子两人合作将球运到终点,使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当幼儿有合作意识时,我应给予适时的引导、合作的建议,或引导孩子借鉴同伴的成功经验。同时,我还可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你们两合作的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言语、微笑的面容,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进一步强化幼儿合作的动机,并逐渐从合作意识中,自觉地表现出合作行为。

 

 

 

 

首页     教育案例    朱燕:螃蟹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