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银:摇摇瓶的小乐趣
观察地点: 活动室
观察对象:张少苒(6岁)
观察者: 蒋庆银
注 意:
在音乐区里放了新材料,你非常感兴趣,早上进园就来到音乐区这里看一看,那里看一看,先看看小托盘内的各种材料,又拿起一个塑料瓶摇一摇,没有声音发出。你左瞧瞧,右看看,小朋友们都在玩自己面前的游戏。你默默的拿起一个瓶子,将盖子打开,在小托盘里看了看,拿起积木放进到瓶子里面,接着把盖子盖好,摇一摇,瓶子发出“哗哗”的声音。你脸上表现出神奇的神色,接着把积木又倒了出来,重新换上大米,瓶子发出了“嘻嘻”的声音,你对这些材料瞬间产生了各种兴趣,把材料换了一个遍。接下来,你发现,旁边还有空瓶,就选择了大米和积木作为材料的摇摇瓶,一手一个,开始尝试有节奏的摇瓶,慢慢的,你不再满足这些,将音乐区的小钢琴打开来,找到一首音乐,随着音乐的高低不同,用摇摇瓶随着音乐打节奏。
识 别:
你是一个对声音特别敏感的孩子,平时就喜欢玩音乐区的小乐器,喜欢敲敲小鼓,摇摇小铃。这次音乐区放置的新材料,你是第一个发现的,刚开始你还比较拘束,没敢放开了玩,但是随着不断的探索,你对摇摇瓶的制作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开始尝试不同的物品放在不同的瓶子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说明你对声音的感觉非常敏感,通过不断的探索,你不断提高自己的听辩声音的能力,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你会逐步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加深对声音的探索,直到最后用不同两种音色的摇摇瓶去伴奏音乐。
回 应:
艺术是幼儿感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教师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是幼儿能发挥创造性的前提。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还不够稳定,他们往往被外在事物本身的特征所吸引,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在音乐区投放的非成品材料,极大的吸引了他的注意,由于本身对声音的兴趣,他与材料的互动,让他尽情的在区角内探索各种材料发出的声音,进而会想到用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去伴奏小乐曲,整个过程都是幼儿自主发起和进行的。但是教师在观察幼儿行为后,要给予后期的支持,如节奏的准确性等,运用小图标等方式进一步支持幼儿对声音与节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