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来源:刘潭实验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0-07-15 11:45:00

袁嘉英:我的游戏我做主

我的游戏我做主

镜头一:王若涵在轮胎上走,走到轮胎上有梅花桩的地方,一下子踩空梅花桩弹了出去。刘俊奇将梅花桩捡回来放回原处,王若涵弯下腰小心翼翼的右脚踩在梅花桩上,左脚踩在轮胎上走过去(王若涵没有双脚踩在架在轮台上的梅花桩过,自己降低了难度)

镜头二:她两臂伸平面对平衡木上竖着的梅花桩,两脚在原地挪动。旁边老师说:“一只脚抬起来跨过去”。她说:“我不会”。教师走过去拉着她的手给与一个支撑点,她抬起左脚跨了过去,连续过了2个障碍,后面熊子豪、罗一轩、梅吴松、刘俊奇等幼儿一个接一个自己走过来障碍。王若涵排队有一次来了,她走上平衡木,走近梅花桩先跨左腿,再跨右腿,顺利走过。

镜头三:她走到2个叠加的梅花桩前,弯下腰双手扶住又站起来,然后快速右腿抬起跨过梅花桩,走到平衡木尽头双脚并拢跳下。

镜头四:熊子豪在2个叠加的梅花桩上又加了1个,王若涵马上拿下1个转身又走到平衡木上跨过2个梅花桩。

镜头五:王若涵在平衡木旁边看着熊子豪、陈若晴跨过3个叠加的梅花桩,她走过去双膝爬上平衡木站起身,将刚刚伙伴竖放的梅花桩扔掉。走到3个叠加的梅花桩处双手撑着梅花桩,将身体侧过来,侧身走过,在连续跨过2个竖着的梅花桩。

通过这五个镜头可以发现王若涵不属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幼儿,但她很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从开始的不敢跨过梅花桩需要成人的帮助,到自己独立跨过梅花桩,再到最后想办法克服困难侧身过有高度的梅花桩。我们可以看出王若涵在活动中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积极思考、调整方法。

材料调整:

活动初期我预设了几个难度不同的平衡内容,一个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平衡木;一个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平衡木上投放易拉罐;还有一个是在轮胎中间投放梅花桩。幼儿可以自己选取后面一排的辅助材料,手持辅助材料增加难度过平衡木。但预设与游戏现状存在差异,在发现大多幼儿能顺利过我认为的较有难度的平衡木内容时,发现已有的活动材料及难度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现有的运动状态。这时在现场进行及时调整,将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安排游戏材料、自己设置游戏难度。后面就看到镜头中幼儿将梅花桩放在梅花桩上竖着间隔走、游戏难度挑战成功;增加难度,横着叠加与平衡木上,在轮胎两侧与轮胎上方摆放等等。

 

 

表征调整:

     先期表征是根据三个班手环的颜色在相应颜色的纸上进行记录,中一蓝色的纸上记录走跑区内容;中二橘色的纸上记录平衡区的内容;中三粉色的纸上记录钻爬区的内容。幼儿找到自己班的颜色记录纸、找到自己的学号在选择游戏内容的下方画上游戏标记及游戏次数。根据此次活动内容与形式我将表征进行调整,记录纸还是按手环颜色设置,便于三个班幼儿区分。表征内容教师只要提供主材图片,将多种辅材图片塑封,幼儿进行插牌记录。先写上自己学好,再将哪种辅材自由组合在主材上,就将此种辅材插牌到主材下方。鼓励幼儿选用多种辅材组合,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增添游戏的多样性。后期表征可能会调整鼓励幼儿组队,用绘画的形式设计平衡游戏内容在排放场地进行游戏。

这个活动过后我感触很深,从王若涵身上可以看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力,她们会有畏难情绪、有尝试的欲望、有成功后的欢喜。从孩子们自由组合摆放游戏材料、调整材料的难易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会自我调节,是游戏真正的主人。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才能使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富有个性地成长!

首页     教育案例    袁嘉英:我的游戏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