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梦芸: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对幼儿园区域体育游戏创设的思考
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对幼儿园区域体育游戏创设的思考
无锡刘潭实验幼儿园 吕梦芸
【摘要】:体育游戏的显著特点是体育与游戏的结合,它不是简单的走走、跑跑、跳跳,而是要完成一些规定的情节与相互联系的动作,故而不是仅仅靠体力活动所能完成的,而是要靠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户外混龄体育游戏因为其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尝试,本学期,我园就开展了“区域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场”的研究,我们在尝试和探索中一路走来,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在收获中反思。
【关键词】:幼儿、区域体育、创设、指导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说:“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区域体育游戏是指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同时它又有着其他体育活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具体来说,区域体育活动有以下几点特色:环境的开放性、活动的自主性、材料的丰富性、游戏的趣味性、交往的频繁性。
实践证明,体育游戏具有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是融体、智、德、美于一体的有效形式。概括地说,体育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基本能力的发展,还能对幼儿的健康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增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创设一个成功的体育游戏,便能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一、巧妙规划和利用场地
根据我园的统筹规划,每一个班都有一个主题和场地。我班是投掷主题,在我们的场地上有两棵大树,乍一看有点“碍手碍脚”,后来我们将一根绳系在了两棵树的中间,挂上大灰狼、五颜六色的果子、铃铛等等,并且我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投掷的时候要瞄准东西投,不能扔到大树,大树跟我们一样,会受伤会疼会哭。将规则与场地有机结合起来,是不是比单纯地讲解规则有趣得多呢?长时间下来,我发现孩子们慢慢地也会给予植物们生命,出去秋游时不再踩小草,看见小花时也不会去采摘,这也算是我的意外收获吧!
再举一个例子,下学期我班轮到了小班平衡主题,我们给予了平衡木、竹梯等材料,但活动场地的边上有一排轮胎,作为草地与操场的分界线。这排轮胎半截在泥土里,半截在地面上,高度并不是很高,我想着,这是不是能作为一个挑战让幼儿尝试呢?于是我让一个孩子试着在上面张开手臂行走,结果大家看见了,感兴趣极了!也许对于这个轮胎大家早就“虎视眈眈”了,都过来兴冲冲地挑战。有效地利用场地,不仅能减少教师的负担,对于孩子更是一种新型的乐趣与尝试。
二、体育游戏活动的用心准备和设置
对于游戏,大部分孩子总是开心的,但怎样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这就需要教师的“用心”。在思考这个活动时,我用以下几点作为我的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各种技能
幼儿身体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钻、攀爬、平衡、投掷等,我园创设了平衡区: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通过有多种器械组合搭建成的“桥”;攀爬区:我们借助大型器械,如:攀岩墙、爬网、攀登架以及竹梯等,让幼儿尝试各种不同器械的攀爬,丰富幼儿的攀爬经验;走跑区:用不同高度的桌子、椅子、纸盒等搭成场景,创设各种小路,幼儿自由选择器械和通过方法;还有投掷区等区域活动内容。每个区域都创设了一定的场景,教师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玩哪个区域,怎样玩,体现孩子们的自主性、差异性。同时,我园要求每个区域需及时更换游戏玩法,这样每天在各种体育游戏中学习到了多种技能,并且能多次进行练习和提高,寓教于乐。活动开展几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动作技能发展有目共睹。
2、学会交往,满足孩子相互交往的需要
每当我带着孩子午间散步或上下楼梯碰到别班的幼儿时,他们都会兴奋地互相挥着手打招呼,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喊“哥哥姐姐好!”我想,何不趁此体育游戏场的跨班活动,满足他们的交往需要呢?于是,我先在教室里教他们如何从谈话开始交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在哪个班?你几岁啦?学会发出邀请:我们可以一起玩吗?我们一起玩XX吧!你想不想来玩我们的班的游戏?友好提出意见:你能排队吗?请你别推我……后来在活动中,我发现了我班小朋友会主动地与人交谈,牵着别班小朋友的手在操场上开心地玩着,甚至还会把新朋友牵过来介绍给我认识。
3、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注重幼儿的差异性
体育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应是具有目的性的,并不是随意投放,教师应充分考虑材料要能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活动材料不仅要吸引幼儿,使幼儿喜欢玩、愿意玩,而且应常换常新、动态循环,努力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适宜的锻炼空间。例如:投掷区中我们提供了各种大小、重量不等的投掷物(纸球、沙包、海绵球等),投掷线有远有近,幼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站位。其次,活动材料要有游戏性,比如,我班的平衡区游戏,我在桥下放了一些鲨鱼、鳄鱼的图片,以此提醒孩子游戏规则,一定要保持平衡,不要掉到河里。
4、培养孩子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竞争精神。
运动不仅是促进幼儿综合运动能力的发展,而且要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体育游戏中,教师既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同时在难度上又要敢于突破, 要充分信任儿童,这需要教师的概念把握。不置可否的是,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如比赛、情节创设、关卡等能提高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的幼儿不但运动能力较强, 而且事故发生率也较低。只要难度适当, 在难度大的地方加强保护, 幼儿的潜能就能得到发挥。
三、游戏活动中的善于发现与引导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充分表现,能自然地展现自己的体力和智慧,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和教师了解自己的长处,获得赞扬和尊重,还能使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成就感。教师可以从幼儿选择区域的自主化程度、对不同运动的兴趣与态度、参与运动的专注程度、利用器材和辅助材料的情况、同伴交往、合作水平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作出技术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指导。有的幼儿兴趣广泛、运动能力强,在进行区域体验活动时,他们就会马不停蹄地从这个区跑到那个区,哪个活动都想参加,结果虽然每个地方都活动过了,但每项活动都不精。针对这类孩子,教师应鼓励他们对自己特别喜欢的活动要玩得专注,同时鼓励他们利用辅助材料想出更多的玩法,体验发明、创造、创新的快乐;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运动的幼儿,在区域体育活动活动时,他们只是简单玩几下就坐下了。对于这类幼儿重在激起他们的运动兴趣,如:向他们介绍小朋友们比较喜欢的运动形式,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同时,教师身体力行,带领他们去活动,以自身的活动热情去感染他们,从而使他们体验运动的快乐;也有个别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总是独来独往,虽然他们也能像其他幼儿一样进行活动,但活动项目简单单一,缺乏同伴的合作与交往。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应多引导他们合作活动,鼓励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利用辅助材料完成教复杂的活动项目,体验"跳起来取得成功的快乐"等等。
例如,我班的林林,她其实很聪明但是不喜欢交流,很内向,但是在一次顶沙包过小桥的活动中,我发现她经过几次的练习获得了成功,其他小朋友有的沙包一直掉,有的拿手扶着沙包“作弊”,甚至有的因为无法成功开始对游戏失去了兴趣。我请她向小朋友讲讲自己成功的小技巧,她一开始有点扭捏,于是我先让她演示一遍,成功过了之后大家都鼓起掌来,林林的神情颇有些得意,我再适时引导,慢慢地她开始说:走路要慢一点、眼睛不要看下面不然沙包要掉。我说:“你说得很好!小朋友都很感谢你的经验,你以后多跟老师、小朋友们讲讲话好吗?”林林看着我,眼中似乎多了一些自信,笑着对我点了点头。
在提倡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今天,能充分让儿童自主探索、自由交往、 独立学习的活动区活动形式是幼儿园教育模式发展的大趋势,区域体育活动将真正促使孩子们主动体育、快乐体育,孩子们也将在区域体育活动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雅娟. 浅谈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开展[J]. 新课程:小学, 2013(12).
[2]姚琪. 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初探[J]. 成功:教育, 2013(11):95-95.
[3]吕雅. 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EB/OL].2015.
[4]陆敏华. 浅析关于优化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的几点思考[EB/OL].2012.
[5]郭寿明, 韩建凤. 幼儿园区域体育游戏的思考与实践[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