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征在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2019年江苏省优秀幼儿教育论文省级三等)
华雪宇
摘要: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中不同表征方式的运用都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细致、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的。教师应善于观察、分析、解读幼儿的表征,了解幼儿与器械材料之间的互动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表征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表达自我。本文从运用多种表征方式激发幼儿运动兴趣、抓住区域特点增强幼儿表征意愿、关注幼儿年龄特点提高幼儿表征能力、深入解读幼儿表征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四方面阐述了表征在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幼儿表征 区域体育活动 运用
表征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是他们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提到表征,很多教师都会把它与纸笔联系在一起,将它等同于书面符号和图像的表征。其实表征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对表征能力的阐述,我们将表征能力理解为:是指幼儿用语言、图像、动作、符号等表达感受、经验、思想、情感的能力,包括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等,其中符号表征是表征的最高形式,包括语言符号(文字)、抽象符号(图形)等。在以往的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将多种材料分散在区域场地四周,和幼儿一起商量、布置场地,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来递进提供或调整活动器械与材料,这样,有时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动作发展情况。为此,我们在区域体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表征机会,通过观察、解读、了解幼儿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更好地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
一、运用多种表征方式,激发幼儿运动兴趣
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我们会运用多种表征方式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在我园经常使用的表征方式有以下几种:
1、语言表征:语言表征是指用语言来表达和表现幼儿思想和认识的一种表征方式。平时,我们会利用晨间谈话及活动前后的交流时间,鼓励幼儿谈一谈、说一说活动中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想法等,如最喜欢的游戏与材料,自己的新玩法,遇到的困难以及下一步游戏怎么玩等。
2、图示记录:这种表征方式属于符号表征的一种,多出现在区域体育活动现场,及活动后的记录时分。幼儿运用各种造型的符号标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获得的经验,虽借用了绘画的表现形式,但更侧重于记录的内容,我们将这样的表征方式称为“图示记录”。
从图示记录的内容上看,有记录玩法的描述性记录,幼儿的描述性记录常采用简笔画的形式,简单的人物造型和线条就将他们真实的想法跃然纸上;有记录游戏推进或连续几次游戏体验的过程性记录,幼儿会将同一区域内游戏不断递进、拓展的轨迹或不同区域内运动过程中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一一记录下来,详细到日期、天气、使用的材料、玩法、心情等,将这些行进式的记录装订成册,就形成一本本有趣的运动小日志;还有记录成功率、得分的数值记录等等。
记录的形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表格式记录、分值式记录、表情记录等等都是幼儿常用的表征方式。
借助这些“图示”幼儿不仅可以储存运动中发生的一切,为语言表征提供参考,同时也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体现他们自我探索的过程,为教师观察幼儿、分析幼儿、解读幼儿以及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提供依据。
3、肖像表征:肖像表征指教师运用相机、手机等设备拍摄幼儿运动的照片或录像。这些照片和视频常常被张贴在班级特色展示墙上,或者放在相应区域的“我的好玩法”中,还可以在交流时分播放,以此来展示幼儿的游戏玩法,丰富他们的游戏经验,拓展和进一步挖掘游戏内容。
二、抓住区域特点,增强幼儿表征意愿
表征注重幼儿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呈现,以幼儿的主动探索为核心,推动和促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各种运动智能的均衡发展。每个体育区域都具有鲜明的运动功效和教育价值,而每个游戏也有其特有的玩法、规则和要求。在设计表征的时候,我们会针对区域和游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表征方式,以增强幼儿主动表征的意愿。如竞赛类的游戏常选择记录双方得分的数值记录或数字与符号相结合的图表式记录,可以让幼儿对自己的“成绩”一目了然;投掷区游戏常选用图文结合的表格式记录、记录成功率和得分的数值记录,以及记录玩法的描述性记录,幼儿很愿意用这些方式将自己的好玩法、活动过程记录下来,介绍给同伴;钻爬区中幼儿可以通过写名字、印学号、贴标记的方式来记录是否挑战成功、自己又完成了一个新目标等;平衡区、球类区则会选择用简笔画绘制玩法、用照片和视频呈现玩法动态的表征方式……这些表征方式不仅将区域和游戏特点凸显出来,同时也使每个幼儿愿意主动地表征,大胆的表征,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关注幼儿年龄特点,提高幼儿表征能力
4~6岁幼儿在多元表征中存在年龄差异,为此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表征方式鼓励他们个性化的表达自己。
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弱,部分幼儿连执笔都有困难,但他们喜欢动手参与,涂色、粘贴、拍照片、摄像等简单易行的表征方式更适合于他们,为此,小班老师常会选用插卡、夹夹子、贴心情标记、涂色等方式,让幼儿在操作简单的插、夹、贴、涂的过程中大胆进行表征。如活动前老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照片用小夹子夹到想去的区域标记上。活动后再贴上心情标记,还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观察各种表征,一起说说自己去了哪个区域?喜欢哪个游戏?为什么?这样的表征方式简便易行,通过直观感知、简单操作、交流分享,既提高了小班幼儿的表征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区域体育活动的感受,提升了运动经验。
中班幼儿更倾向于使用直观形象的数字、图画等较为单纯的表征方式。如用简单的线条、图形来表示使用的器械和玩法;用数字、圆点表示自己玩了几次或成功的次数;用√、×来表现是否完成活动任务,是否获得成功体验等。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他们开始使用图文结合、初级图表等多维度的表征方式。图文结合的表征方式即采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如在投掷区活动中,幼儿用简笔画表示自己选择的器械,旁边用数字表示自己投了几次或投中目标几次。初级图表则指在表格中横排用各种图形表示不同的器械,竖列则用数字、勾叉、图画等来表示幼儿利用各种器械进行活动所产生的行为,包括成功率、玩法、动作技能等。还有运动日志、运动故事一类的过程性表征。
四、深入解读幼儿表征,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透过观察分析和解读幼儿的表征,发现并判断他们的真实想法与需要,以一名教育者的视角与睿智来支持和帮助幼儿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与能力。
1.发现幼儿已有经验
我们通过观察幼儿的各类表征,发现他们的已有经验,了解他们运动时的情绪情感和真实想法,了解他们与材料之间的互动行为,了解他们的发展状态和已有水平,从中得知他们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判断幼儿是否存在经验缺失等问题。如大班投掷游戏“长空击球”中,幼儿用图形表示使用了沙包还是飞镖,用数字代表目标物的不同高度,用简笔画画出投掷姿势。透过幼儿的表征我们发现:幼儿已掌握了肩上挥臂投掷、双手胸前投掷、双手头上投掷、双手往后投掷等多种动作技能;在投掷3米外的目标时,直径大于20厘米的目标物命中率更高;不少孩子能较为轻松地完成任务, 3米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具挑战性……透过表征,我们能准确地掌握幼儿的已有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2.研究幼儿发展需要
教师不仅要“看”,更多的要去听、去想。认真倾听幼儿与幼儿之间关于表征的交流分享,倾听幼儿向家长、老师介绍自己的表征,分析解读他们的游戏行为。要对所看到的表征作“为什么”的追问,并在思考的基础上,尝试回答“孩子需要什么”的问题。如“什么样的材料或游戏内容更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是需要更多的材料还是更多的时间来继续他们的游戏”等,深入研究幼儿发展的需要。
3、给予幼儿支持帮助
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我们强化幼儿表征的作用,通过提出活动任务,让幼儿有目的地自主尝试和探索,同时又给予他们自由想象和创造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在游戏的同时大胆自由表征,这样一来他们的表征往往在形式和内容上千姿百态。于是,教师就会观察、倾听幼儿的表征,并对活动内容、场地布置、材料提供、活动延伸等问题作出深入的思考,提出合理化的调整和优化建议,并鼓励幼儿再次实践,再次表征,以此来不断完善与推进幼儿游戏发展和进程,给予幼儿最大的支持与帮助。
通过实践与思考,我们发现区域体育活动中不同表征方式的运用都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细致、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的,它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分析、解读幼儿,了解幼儿与器械材料之间的互动和感受。因此,我们应不断尝试与探索,通过对幼儿的深入了解,为他们构建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自主地运用自己独特的表征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表达自我。让我们一起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他们的成功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