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来源:刘潭实验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0-06-06 13:17:51

支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学习

2019/6/24 14:45:10

(2019年第十一届“行知杯”征文省级三等奖)

陆景远

摘要:体育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当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时,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会不断增强,而自由愉悦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幼儿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本文从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核心经验、体育活动的情景性和挑战性和表征能力等多角度地进行分析论证,探讨有效支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主动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核心经验  体育活动  表征能力  主动学习

    

《纲要》健康领域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体育活动作为日常幼儿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幼儿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环节。

我们发现在平时开展的体育活动中幼儿往往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运动状态:一是对活动充满兴趣,积极探究材料玩法,认真学习动作技能,情绪非常愉悦,以至于很轻松地达到活动目标;二是对活动兴趣一般,被动地跟随其他幼儿游戏,动作技能学习能力较弱,且常常专注力不够;三是对活动缺乏兴趣,有时会一个人随意的玩弄而不愿意加入到集体队伍中,情绪消极。当然造成不同运动状态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包括幼儿的体质、性格、突发状况等,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贴近幼儿观察了解,深层次分析原因,毕竟幼儿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发现性学习而并非是被动的机械性学习,且体育活动同样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使幼儿身心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科学有效地支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掌握运动核心经验,准确定位活动目标

《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准是:发育良好的身体、愉悦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身心健康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2]作为健康领域三维度之一的运动,其核心经验也是需要教师认真研读和掌握的。目前各类幼儿教育丛书关于体育核心经验的分析基于《指南》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目标,差别不大,如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核心经验》一书中提到动作技能的核心经验是“一定的平衡能力”“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3]在《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中将运动的核心经验总结为“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器械(具)操控能力”等。[4]

在教师根据某一课程主题(也有幼儿园有专门的体育课题研究)设计并开展体育活动前,首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来对照《指南》《纲要》,准确分清所适合的运动核心经验。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具有一定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活”方面,必须获得的最基础的、最核心的经验有所不同。以体育游戏“小马运粮食”为例,如果是小班幼儿的活动,那么考虑到他们的动作还不很协调,但已经掌握了“沿直线行走”“双脚跳跃”等技能,所以游戏目标可以设定为“沿着直线行走一段距离”“能身体平稳连续向前跳”;如果是中班的活动,那么该调整活动材料,加入竹梯、栏架等器械,将目标设定为“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行走一段距离”“能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而大班的幼儿身体比较结实,动作开始出现协调性和稳定性,基本掌握了主要的全身运动,因为需要投入更加丰富的活动材料来支持其综合运动技能发展。所有的运动技能必须紧扣对应的核心经验,一旦教师想当然地去开展活动,那么幼儿就会出现疲劳、消极、恐惧等运动状态,既不利于幼儿的动作发展,更谈不上支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发展。

二、创设有效活动内容,侧重情景性和挑战性

幼儿园组织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区域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根据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创设若干运动区域,投放不同功能的运动器材,幼儿可自主选择区域、器材和玩伴,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锻炼基本动作,并按照基本动作技能大致可划分为走跑(跑跳)区、投掷区、平衡区、钻爬区等活动区域,每个区域都紧扣对应的体育核心经验开展体育活动(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采取整班定期轮换区域或每日幼儿自由选择区域等形式)。

在开展区域体育活动时我们总会涉及到“情境性”“挑战性”这两个概念,关于情境性的体育活动大家都不陌生,是指幼儿在有情景的环境创设下开展的运动性游戏。但对于什么是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大家还是有一些困惑的。

《纲要》提出“教育教学活动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原则”,体育活动同样是如此,但到目前为止“体育活动的挑战性”在文献资料中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很难单一去界定“挑战性”的标准,而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一般认为动作技能的要求略高于该年龄段能力水平了就算是有挑战性。例如全国知名男园长施渫非的体育游戏《渡河小勇士》,激发幼儿借助椅子、垫子等生活化材料,运用跨、跳、爬等动作技能越过小河;男幼师吴振龙的体育游戏《迪士尼勇敢者道路》鼓励幼儿从四张桌子上腾空跃起跳过几个坐在地上的成人后稳稳落地等,这些游戏不仅情境性趣味性强,且能很大程度地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游戏材料玩法的多样性,幼儿在不断地挑战困难中增强了自信心,主动学习的能力自然也不断发展起来。

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情境性和挑战性是互依互存的关系。首先情境性的体育活动目标是更好地达到“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需要老师的示范和指导,更需要让幼儿在情境中连续地去尝试与练习动作,等幼儿基本掌握动作技巧后就可以不断提高运动难度或者以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去让幼儿巩固技能,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其次挑战性的体育活动不可能单独存在,以中班投掷区为例,其中有一点目标是“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如果仅仅让幼儿通过机械化地练习投掷动作来挑战“4米”的距离,这是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的,也不可能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只能借助于情境游戏来实现挑战的目标。因而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体育活动的情境性而忽视了挑战性的意义,也不能一味刺激幼儿去挑战自我却降低活动的趣味性。

当然任何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往往隐藏着诸多不安全性,甚至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在不少的情境游戏中需要幼儿从1.5米以上高度往下跳跃,虽然地面有垫子支撑且教师也会帮助缓冲,但考虑到3-6岁儿童骨骼正处于骨化过程中,从过高处向下跳跃会造成幼儿骨盆发育畸形,及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教师还是需要立足于科学立场,做到“适度、适量、适宜”,平衡好挑战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分量。

三、提供丰富记录材料,提高幼儿表征能力

要保持幼儿长时间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专注力,进一步提升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还需要做好科学指导工作,其中就包括幼儿表征能力的提高。

表征能力是指幼儿用语言、图像、动作、符号等表达感受、经验、思想、情感的能力,是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性能力标准之一,因而表征是判断儿童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当然表征也同样适用于幼儿体育活动中。[5]

不少人质疑在幼儿运动过程中记录表征会打断运动的连续性,这种担忧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体育活动的表征需要具备简便易懂、方便操作的特点,幼儿想什么时候来记录都可以,想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但需要注意的是表征的记录方式和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发展差异密切相关,比如小班的幼儿还不太认知数字,教师可以提供颜料、印章等工具让幼儿点点画画,中班幼儿可以提供各类笔,用数字、简单符号来记录,大班幼儿认知能力已经很强,鼓励他们用数字、名字和有趣的符号来记录,同样表征记录表也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科学设计。每次体育活动后教师需要保留记录表,按活动主题或时间来整理存档,方便以后进行活动调整与对幼儿活动评价。

比如在中班区域体育活动的轱辘区中开展的“曲棍球高手”,老师可以在场地内设置篮、黄、红距离线,幼儿尝试在不同的距离上击打球门,等击打完后可以到表征记录区进行记录,在“学号”位置可以使用勾线笔画,可以用数字卡片粘贴,还可以用数字章来印,而在对应成绩记录格内,同样可以用数字、符号等方式准确表达活动情况。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蓝线)






(黄线)






(红线)






体育表征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幼儿立场来看,通过记录活动情况,更清楚直观地了解自身运动水平,并将自己在活动的情绪状态真实地表现出来,更加体现出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观察并分析一天、一周和一个主题的表征轨迹,准备把握幼儿体育活动能力的差异性,在适宜的时机采用动态性评价和情境性评价,[6]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在动作技能上的发展,也有利于自己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

    在当前“课程游戏化”的发展趋势下,幼儿园体育活动也经历着从教师教幼儿学到幼儿在活动和游戏中边玩边学的转变,教师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信每一位幼儿都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为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谭楣.幼儿园五大领域核心经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2]柳倩,周念丽,张晔.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王微丽,霍力岩.支架儿童的主动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陆敏,何春欢,幼儿园多元表征在区角活动中的应用[J].龙源期刊网,2013(01).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 《幼儿园五大领域核心经验》

[4] 《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5] 《幼儿园多元表征在区角活动中的应用》

[6] 《支架儿童的主动学习》


首页     论文选登    支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