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倩:试论区域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
试论区域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
内容摘要: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中迸发的激情。孩子喜欢游戏,尤其喜欢户外游戏。我们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提供充足的材料为幼儿户外活动创造条件;同时更应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游戏内容 游戏材料 安全教育
正文: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中迸发的激情。孩子爱玩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接触户外自然,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
由于各年龄班幼儿年龄层次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不同,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游戏项目和内容很重要。
1、根据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
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身体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选择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大班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大大增强,下肢的发育较快,肌肉的力量和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大班就开展用双肘、膝盖向前匍匐爬行、两人或多人合作 “蜈蚣爬”、攀爬梯子和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等游戏活动。
2、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选择适宜的游戏内容
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针对每个人的发展情况,灵活进行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开心的游戏,并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由于男孩、女孩性别之间也存在着差别,男孩子比较好动,动作力度也比女孩子大,我们在开展游戏时要求男孩子大胆创新各种钻爬玩法:有的孩子在攀爬梯子时在斜放的的梯子上直立行走、有的男孩在过有一定高度障碍的时候利用翻跟斗过障碍、还有的男孩手拿辅助物两手两脚直立弓起学大猩猩样过整条线路;女孩子则在老师的提醒下,双手双脚着地向前爬或在梯子上小心翼翼爬,有些胆子稍微大一些的女孩则学着男孩的玩法进行游戏,倒也学得有模有样。
所以,在活动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适宜的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 提供充足的材料为幼儿户外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1、尊重幼儿意愿提倡游戏材料的多样性
老师们个个都是有心人,不但自己善于去发现,还充分发动家长、社区收集各种的废旧材料,结合利用幼儿美术手工作品等等资源,不断积累制作器械的材料。老师们对幼儿平日的活动进行细心观察,善于去发现幼儿喜欢些什么、需要些什么,根据那些现有材料的特性,灵活的进行运用,制作成形式多变、各种各样的、幼儿感兴趣的器械。老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地对器械进行改进,使其更为完善、更能符合幼儿的活动要求,更加具有锻炼的功效。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原则,和家长、幼儿共同制作了:沙包、布制飞碟、纸棒、皮筋网、环形布袋、爬行手套等大量的体育玩具,为幼儿户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其次是想尽办法扩大户外活动空间。利用钻爬区场地游戏的边廊让幼儿玩环形布袋与纸箱,在靠近钻爬区旁的草地上提供辅助材料供幼儿自由游戏。利用大型滑梯和攀爬架发展幼儿的钻爬能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培养幼儿敢于尝试,积极探究,与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激发幼儿兴趣增加游戏材料的趣味性
好玩、有趣的游戏材料,既能在外形上吸引幼儿的目光,又在功能上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游戏兴趣。如游戏《小乌龟运水果》,在活动前特别注意孩子的准备活动,给孩子们戴上可爱的头饰,给乌龟背上贴一个塑料袋当“龟背”。“终点”和“领奖台”用大型积木搭建而成,途中用拱门设两个“门”,让“乌龟”练习钻的动作。把孩子分成四组,这样就缩短的孩子等待的时间。孩子也很感兴趣,都争抢着交换角色比赛,连平时体弱的孩子也不示弱。活动中,根据孩子发展与动静交替的特点,控制和调节活动量。活动量较大时,老师穿插分发奖牌,让孩子休息一会。整个游戏中,孩子对活动形式、过程感兴趣。通过游戏有助于孩子形成顽强、自信的品质及团结友爱和集体荣誉感。
3、关注幼儿发展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幼儿动作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根据动作发展水平投放材料,是材料投放的主要原则。一方面,同时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供不同动作发展水平的幼儿选择。如在攀爬过障碍的游戏中,有的幼儿很勇敢,积极参与游戏;有的幼儿胆子小,要在老师的保护下游戏;还有的幼儿平衡能力较差、比较胆怯,不愿意参加游戏。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和幼儿共同协商,一起选择材料,搭建出不同高度的攀爬障碍,使每个幼儿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并在游戏中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循序渐进地投放材料,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游戏难度。如我们在让幼儿练习钻的动作时,提供的器材有钻圈、拱形门、滚桶等,练习爬的器材有软垫、爬网、攀岩等,不同的器材可以练习不同的钻爬动作。又如我们在游戏时提供大小、高低、宽窄不同的游戏材料,呈现出不同的难易层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水平自主选择材料合作设置游戏场景,能力弱的幼儿有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了自信;而能力强的幼儿获得了挑战自我的机会。既满足了不同年龄幼儿的需求,又体现了孩子们的合作性,维持了对活动的兴趣,使幼儿都能在原来基础上获得发展。如在游戏《勇敢的小兵》中设计了“匍匐前进”的动作。可是,有的幼儿追求速度才爬一半就起来了,有的幼儿却违反规则直接从地垫上跨跳过去。为了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教师可以通过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来实现。首先和幼儿一起创设“山洞”的情境(在地垫上方拉绳子),接着让幼儿尝试“用什么动作才能通过山洞”。于是就有了新的游戏规则:在经过“山洞”时,要用“匍匐前进”的动作完成。当幼儿熟练掌握动作之后,教师再次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提高挑战难度,让游戏更好玩。幼儿受到电影里演员过红外线镜头的启发,提议在绳子上系小铃铛、挂小花,并制定出“通过山洞时,不能碰到铃铛和小花”的规则,让游戏变得更加刺激。从那以后,幼儿再也没有出现犯规的现象,更加关注动作的规范性。我们还添加了一些辅助材料如飞盘、沙袋、手套等,让幼儿在游戏时有更高的游戏积极性。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不仅推进了游戏的发展,更有效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有效投放户外游戏活动材料,确保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游戏需要,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机智灵活、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形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尽情享受游戏的快乐。
三、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教育中的安全向来占了半边天,因此在户外游戏中更要注意安全。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
活动时除了要及时增减衣物外,仔细考虑体育活动的强度;教师还要四处巡回走动,对于孩子的一些危险举动要及时制止,对于孩子们的纠纷要处理妥当,不可忽视。
比如有些幼儿喜欢跑的远远的躲起来,还有些幼儿喜欢从高处往下跳等,此时要制止和加以引导,转移注意力,保证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安全。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兴趣需要,也体现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和培养。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氛围,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满足幼儿自主性的需要的同时,要让幼儿知道遵守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注意安全事项,要支持孩子、理解孩子,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自主、独立的快乐,萌发自主、主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