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花儿朵朵开
李静怡
[教材简解]
《花儿朵朵开》是一节幼儿园小班美术(泥工)活动,活动中我们创设公园里的花开了作为情景,引导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乐趣,体验泥工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活动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获得经验和情感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小班幼儿喜欢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因此我们结合生活中的场景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小班幼儿,要给予他们正面的美的形象和体验,感受生活中事物的美好,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目标预设]
结合《纲要》与《指南》精神,目标要注重全面性,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确立以下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分泥、搓圆、搓长和压扁等技能组合表现花的造型。
2、感受花的不同造型的美,体验泥塑创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充分理解活动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基础,将活动中的重难点设置为
重点:掌握分泥、搓圆、搓长和压扁等技能。
难点:会用颜色不同的泥团制作花心和花瓣,能以组合等形式创作花朵。
[设计理念]
《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教师要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所以在设计小班的活动中要充分准备情境的设置、背景的布置和对幼儿进行有关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的引导。
[设计思路]
在设计具体步骤时,我们以公园的花开了进行背景设计,增强幼儿活动与生活的联系,能够通过生活经验产生对泥工活动的创想。公园里会开什么样的花呢?引导幼儿会用搓圆、搓长、压扁、螺旋等组合形式表现花朵的造型,激发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最后将作品呈现在事先布置的公园背景墙上,给幼儿以完整的美的体验与整体感受。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PPT,步骤图,每组一份彩泥(大小各若干),公园背景图、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导入画面,引导幼儿感知花的特点。
“星期天,老师在公园看见了许多美丽的花。瞧!我把看到的花变成了一幅画,你们看一看。”
提问:“你们喜欢这幅画吗?请你仔细看一看,老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花?这些花是怎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花的颜色、花瓣和花心的特点)
介绍活动内容。
二、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了解花制作的过程。
提问:“你能看懂这些图吗?谁来说一说?”
图一:猜一猜小泥团可以变成花的什么?(花心)大泥团可以变成什么?(花瓣)怎样变成许多片花瓣? (引导幼儿尝试分泥:把大块泥搓圆再搓长分成许多小块)
图二:怎样才能做出又扁又圆的花心和又细又长(或者短短)的花瓣?
教师在幼儿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抓住难点部分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
图三:仔细看看花心和花瓣是怎样组合在一起变成美丽的花?
请个别幼儿示范粘贴造型,提醒幼儿将泥条和泥块连接组合在一起表现花朵。
图四:观看螺旋形等花朵说说怎样制作?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要求:
(1)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小两块彩泥,然后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遇到问题看一看步骤图,也可以请老师帮助。比一比谁做的花最美?
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能把大泥块分成若干块小泥?在组合造型中是否花瓣和花心分离?
4、展示作品“花儿朵朵开”,引导幼儿讲评。
“你最喜欢哪一朵花?为什么?
5、小结,公园里的花很美,我们小朋友也像花一样美丽健康。周末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多到公园里去走走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