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怡婷+2020年6月观察记录
观察区域:跑跳区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重点:提供多元化材料,寻找幼儿游戏兴趣点
观察者:过怡婷
观察对象:中班幼儿(5周岁)
观察时间:6月16日
观察记录:
在疫情下,我们引导幼儿尽量不聚集,玩分散游戏。在今天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师在宽敞的室外场地提供了蹦床及一些保护幼儿从蹦床上跳下的软垫。
成成胆子很大,游戏开始便率先爬上了蹦床蹦了起来,嘴里还数着:“一个、两个、三个……”。玩了一会,后面排队的小朋友就不乐意了:“成成,你玩好了吗?可以让我玩玩了吧!”成成也没有拒绝,蹦得高高的,跳下了蹦床跳到软垫上,果然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旁边的小朋友提醒他:“要慢点下来的。”他小声地说了句“知道啦”便开始在操场上绕着几张蹦床跑了。
分析与反思:
开始玩时,有几个女孩子有点不敢上蹦床进行蹦跳,但是她们看见别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蹦跳着,于是也跳起来,在小朋友和老师的鼓励下,她们最后也能和大家一起自如地蹦跳了。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喜欢蹦蹦跳跳,这也正是他们锻炼身体的重要条件之一。中班的小朋友“玩”的水平大有提高,在疫情下每隔一两天再和其他班的小朋友交换着玩材料,这种做法虽然限制了孩子们使用的玩具种类多样化,却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些小朋友运动能力较强,单单蹦床满足不了他们的活动欲,那还可以提供什么材料既可以满足幼儿蹦蹦跳跳又玩法多、利与幼儿探索呢?
调整与优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鼓励幼儿蹦床是可以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可以提供一些报纸或彩色薄膜作为“蹦床”,再提供一些障碍物作为辅助材料,仔细观察,寻找让幼儿对跑跳类活动更感兴趣的材料。
观察时间:6月17日
观察记录:
今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我拿出新增的材料:塑料薄膜、报纸若干及一些辅助材料,小朋友们都很疑惑“报纸、薄膜可以怎么玩呢?”热身活动后我让小朋友们先自由游戏,探索材料的玩法。过了一会,只见旭旭、欣怡、芊芊等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商量着什么,接着他们合作将塑料薄膜和报纸平铺在地面上,两两一组,分别站在塑料薄膜的两端等待。旭旭发出口令:“双脚并拢在蹦床上跳下,开始!”于是两名幼儿按先后顺序,当A幼儿跳上塑料薄膜再跳下后,B幼儿马上跳上塑料薄膜再跳下,交叉进行,如此反复。
分析与反思:
当幼儿在活动中,把体育玩具挪作他用时,教师不应马上制止,而应该顺应幼儿的思维加以启发引导,因为说不准哪个幼儿发现了教师所想象不到的某一种创新玩法。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我提供的辅助材料用途不大,这是需要调整的地方。
调整与优化:
活动中,当幼儿出现出汗、活动次数减少等现象时,教师应及时调整活动器材,使其在活动功能上起到调节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如在跑跳区中的跨栏改为小桥,把跨栏翻过来放,引导幼儿走“铁索桥”,这样让幼儿适当地得到休息,同时也灵活地运用了活动器材,使幼儿得到更多的启发;也可以提供一些手持物,让幼儿负重、持物游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观察时间:6月18日
观察记录:
今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我和幼儿一起创建了情境“我是小步兵”。幼儿自由分成几组,挑选了小步兵需要运送的“物资”——沙包,进行步兵运物游戏,游戏开始按照前几次往返接力规则,哪一组将“物资”全部运到对面哪一组获胜。
分析与反思:
在户外运动中,幼儿既要有下肢动作发展,也要有上肢动作发展,而且每个区域的动作方式都有很多。在投放活动材料的时候,教师应考虑根据幼儿不同动作的发展和需求,有的放矢地针对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使各种动作更加丰富,避免幼儿动作发展的单一化,以达到全面运动、综合发展的活动目的。
调整与优化:
在手持物的选择上,幼儿先选择了沙包,他们在游戏时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游戏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运送沙包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还是较简单,之后的活动可以思考选择一些已有的自制玩具或有些重量的物体作为让幼儿可以手持进行游戏的材料。
小结:
这几次活动我选择了“由高处向下跳”这个基本动作为活动重点。而在一定的高度上保持身体平衡并能动作正确的向下跳是难点。当材料的难度幼儿已经达到甚至幼儿感觉有些无聊时,我考虑分层次进行,提供一些生活化的材料,让幼儿讨论、探索玩法,而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我也的确发现了一些幼儿的闪光点。
户外体育游戏一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身体能得到全面锻炼,二是对以前游戏的回忆,这其中也包括了合作性的游戏。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是我们作为教师需要常常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