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来源:刘潭实验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0-06-06 13:16:17

大班钻爬区观察记录

2018/11/15 13:28:31

区域体育活动观察指导案例

观察区域:钻爬区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重点:会和同伴合作组合器械进行活动

观察者:韩成

观察对象:安迪

观察时间:9月18日

观察记录

孩子们开始自选材料开始活动。我的视线一直跟着安迪、小雨几个小男孩,他们迅速地搬运竹梯、轮胎,选择塑胶软地试着搭建。开始两个孩子并排放了两个竹梯,在放时知道用脚试试稳不稳,发现很稳之后,几个孩子接着拿来几个钻圈----那种比较宽的钻圈,把这些钻圈跨在竹梯上。可能是感觉摆的差不多了,有个孩子开始爬在竹梯上向前移动身体,并试图从圈里钻出去,可是因为身体部位掌控不好,总是钻不过去。这时,我介入,安迪示范,另一位比较积极的又高又胖一点的男孩瑞瑞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爬竹梯钻圈,可是他也没有成功,有一位幼儿在旁边使劲按他的背部,让他塌下身体,还是没有成功了。

观察分析

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较高,并且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活动器材进行游戏。此次活动中,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不拥挤,有序的进行活动。幼儿对组合变化器材有一定的兴趣,他们能积极探究新玩法,如将钻圈跨在竹梯上练习钻,但活动中幼儿有没关注到钻的空间大小是否适宜。

调整与反思

活动器材投放过单一,从而无法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可根据幼儿的特点相应增加活动器械,让幼儿有较大选择器械的余地。拓展内容:将幼儿运动的设计拍摄下来,可与幼儿一起讨论组合器材运动玩法的合理性等。

观察时间:9月19日

观察记录

安迪很灵敏地身体紧贴竹梯,双手向前,抓住竹梯两边的竹竿,两腿也贴在竹竿上,匍匐着向前,很快就钻过三个圈顺利过关。但孩子们兴趣点并不在于能不能钻过圈、会不会匍匐前进等,几个男孩子又满不在乎地开始搬运其他竹梯继续搭建更多的“竹桥”,有两个孩子边搭还边说着“男孩子就要做难一点的”,他们就像一个建筑师和搬运工,当他们满头大汗时,场地上已经被他们建构起了交织横错的几座“桥”。

观察分析

多数幼儿在活动中的专注度较高,会反反复复在同一器械上多次活动。有少数幼儿攀爬的能力较差,胆子较小,多次尝试后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安迪和很多孩子一起做了很多的圈和桥,为自己的活动增加了难度,体现男生喜欢冒险与挑战的性格特征。

调整与反思

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适当在旁给鼓励、引导,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孩子敢于活动。引导幼儿组合摆放难易不同的游戏方式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思考。

观察时间:9月20日

观察记录

多次活动后,个别幼儿敢于挑战,他们会根据活动器械采用不同的方式活动。有几个幼儿相互结伴进行比赛谁的速度快,其他幼儿纷纷仿效参与活动。很多女孩看到搭建完的桥,都来活动了,可是安迪和小雨不知是谁已经动手开始把跨在竹梯上的圈拿走,接着三个圈都被拿走了,几个孩子这里走走、那里走走,好像觉得没意思了,就都各自到另一区域介入别人的活动了。

观察分析

我看到的确不是男孩子在这些活动中俨然是个敢担当的勇士,积极地为活动环境忙碌,而女孩子更多的是选择比较轻松的区域活动,到了活动接近大半时间后,看到女孩子来到孩子们搭建的场地中来玩竹梯,当然,女孩子的走、平衡各种表现确实不比男孩子差。但也有部分幼儿活动几次后兴趣降低,在边上东张西望。

调整与反思

个别幼儿的自发行为对于其他幼儿有激励作用,教师可在集体中多鼓励、表扬,给其他幼儿做榜样。很多孩子在玩的时候会自己增加难度,但是大班的孩子已经有自己喜欢的小圈子,性别差异也显示出来,男生喜欢和男生一起玩,女生喜欢和女生一起玩。老师要及时鼓励幼儿融洽相处。

小结:

大班幼儿,随着神经和运动器官的发展,五六岁幼儿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走平衡木时,能保持身体正直,上下肢协调,显得轻松自然,而且能大胆地在平衡木上做一些改变姿势的动作,如,边走边做上肢平举、上举、抬腿、蹲下站起等动作;同时,幼儿在活动中还能及时调节身体、适应活动的需要,保持身体自如、平衡等等,当材料过多时孩子们往往被材料吸引,容易分散注意,不能专心于一样运动。大型户外器械游戏中幼儿能自动建构自己的运动经验,但过多的材料选择似乎又阻碍了幼儿和器械的互动,如果我们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投放适当的材料应该会更好。

首页     观察记录    大班钻爬区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