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来源:刘潭实验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0-06-06 13:16:19

小班走跑区观察记录(蔡玲)

2019/10/15 12:04:05

区域体育活动观察指导案例

观察区域:走跑区

观察地点:操场跑道

观察重点:教师介入, 提高幼儿协商、解决矛盾的能力 。

观 察 者:蔡  玲

观察对象:小恒4.3周岁

观察时间:2019年5月20日

观察记录:

今天走跑区的活动是跳上跳下的游戏。我们以玩小老鼠助跑跳上灯台时偷油吃的游戏进行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由的玩小老鼠爬上桌子跳下找食物,孩子们个个都很兴奋,有的小朋友还大声说话,尤其是小恒小朋友,到处跑来跑去,还不时推别的小朋友。自己爬到灯台上,然后站着不肯跳下来,每一次都有小朋友大声叫嚷,叫他快点跳下去,我也及时提醒了他.可是没什么效果,他就是自己站着不动,等着老师搀扶和帮忙,才小心翼翼地从灯台上跳下来。

观察分析;

小恒是个比较活跃的孩子,集体活动时他总喜欢做些动作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每次跨区域活动时,他总是选择自己班级的走跑区。让老师时刻关注到他。如果没人和他玩或老师没有及时回应他时,他就会找一切机会引发老师和同伴的关注,所以小朋友也不太喜欢跟他一起玩。

调整与反思:

对于这样总是想要老师关注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先关注一下他,让他有了优越感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更佳效果呢?特别像刘俊恒这样的孩子,好表现但又胆小,我们要帮助他建立优越感,心,逐树立他的自信心。

 

观察时间:2019年5月21日

观察记录:

第二次活动,以《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情景进行游戏。游戏中小老鼠从灯台上跳下时要轻轻地落下,要小心,不能发出声音要旁边还不能碰到灯台上的铃铛,黑猫警长在守在旁边,否则黑猫警长听到了就来抓我们了。还特意告诉小恒别给黑猫警长抓走了。我带着孩子们跳上灯台时每个孩子都静悄悄地爬上轻轻地跳下,还悄悄地捂住嘴巴,不发出声音。小恒小朋友也跟着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做着游戏。不像第一次游戏的时候大声喊叫了。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他还很不好意思地对着我笑。

观察分析: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以小朋友熟悉的《小老鼠上灯台》游戏形式进行游戏,游戏中我们把要求和规则说得更清楚些。通过增加游戏情景,让孩子有目的地约束自己进行游戏,对小恒今天的进步的地方能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游戏行为。

调整与反思:

小班下学期的小朋友在游戏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游戏规则,教师借助创设游戏情境方式介入游戏,以游戏的方式来调节幼儿的游戏行为效果还是比较好,在以后的跨区域走跑区的活动中尽量要围绕目标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孩子通过游戏约束自己的行为。

观察时间:2019年5月22日

观察记录:

走跑区游戏开始啦!小恒今天继续选择走跑游戏,游戏中他跑着跑着就跑到另一个跑道中,并跳上另一组的灯台,而另一组的和博宇也跳到自己一组的灯台上,两个人在桌子上你推我挤,在争抢的过程中,谁也不让谁,就互相僵持着。我走过去对他们俩说:“小恒你跑错了跑道,但是你已经跳到灯台上了,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这时,小恒说:“那这样吧,我们一起跳下来吧,你站住灯台的左边,我站在桌子的右边,看看谁跳的又轻有又稳。”张博宇很快答应了这个想法,于是两人分别站着桌子一边,一起喊口令:“1、2、3跳”两个人高高兴兴又一起游戏了。

观察分析;

小恒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孩子,他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但是自己没有很好的掌握礼貌用语,导致了孩子们不愿意与自己玩耍。经过指导之后,他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孩子的心里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就是知道要与其他的小朋友进行分享游戏,因为心里有这个坚定的想法,所以能很顺利的解决问题。

调整与反思:

在幼儿发生矛盾时教师的及时介入,帮助幼儿解决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小矛盾,但介入解决的方式要点到为止,剩下的内容孩子自行尝试解决,通过适宜的介入帮助孩子提高解决矛盾的能力,

小   结:

经过三次教师不同形式的介入,逐步改善了刘俊恒小朋友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但在以后的跨区域体育游戏中,要不间断地加强小朋友的文明用语的教育,并且引导幼儿能和同伴合作游戏,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有目的地约束自己进行游戏。同时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时,教师在调解时要注意照顾到幼儿的情绪,同时还应该鼓励幼儿通过自己来协商、解决矛盾。

首页     观察记录    小班走跑区观察记录(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