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来源:刘潭实验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0-06-06 13:16:21

中班平衡区观察记录(李静怡)

2020/1/9 13:23:04

区域体育活动观察指导案例

观察区域:平衡区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重点:幼儿游戏中的合作

观察者:李静怡

观察对象:中班幼儿(4-5周岁)

观察时间:12月17日

观察记录

溪溪和彤彤在合作夹球走平衡木,溪溪先上去了,彤彤抱着球上不去,溪溪把球接了过去,彤彤走上去后,开始夹球,刚走一步,球掉了,彤彤跳下去把球捡了上来夹好后他们又继续出发,但球总是掉下来,他们反复的捡球、夹球走。后面的小朋友挤在一起催着前面的小朋友快点走。

观察分析

夹球走在有高度的平衡木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他们没有掌握夹球走的技能技巧,所以球总是会跑掉。后面的小朋友等待时间过长,总是催着前面的人快点走。而球反复的掉直接影响了幼儿的游戏,导致大家都等在原地。幼儿有合作的意识,但是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调整与反思

在活动中我进行了调整,将两组平衡木撤掉一组,另一组用绳在地上拦出一条小路,小朋友在地面上进行两人夹球走的游戏,降低难度的同时又减少了幼儿的等待时间。在发现基本没有幼儿去尝试平衡木后我将另一组也进行了调整,换成障碍,让幼儿夹球绕障碍走,小朋友的兴趣非常浓厚。

观察时间:12月18日

观察记录

一些幼儿玩了一会儿夹球走后,开始和同伴玩追逐跑,对此游戏渐渐失去兴趣。另一部分幼儿很熟练地走着,还有一些幼儿第一次玩所以还在练习,兴趣较浓。他们往往认准一个好朋友,两人反复游戏,较少幼儿会换同伴。那些没有同伴的幼儿,有些会自主与其他班级的小朋友结对,有些会寻求老师的帮助,个别幼儿站在原地不动,随后自己拿着球走到一边独自去玩了。

观察分析

幼儿的能力差异逐渐显现出来,能力强的已经能够熟练地和同伴进行夹球走的游戏,但是能力弱的或者没有玩过的幼儿还是需要练习。而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性格也体现出来,有的幼儿社交能力较强,能够找到不是自己班级的同伴,而一些能力弱的会寻求老师帮助,但还有个别幼儿,比较胆小害羞,他们选择自己游戏。

调整与反思

将之前的平衡木再一次换上来,选择低矮的一组,这样能力强的小朋友能够合作完成游戏。同时可以在拿球时要求幼儿两人一组牵手来拿,增加幼儿愿意交往的意愿。在场地布置上,我们也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让他们自己来摆放材料,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体现他们的自主性,更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沟通与交流。

 

观察时间:12月19日

观察记录

幼儿开始渐渐掌握动作技能,大部分幼儿能够在较低矮的平衡木上合作夹球走。但是几次之后,开始有幼儿失去兴趣,自己单独边走边拍球。部分幼儿夹着球在地面上走,有的则直接原地拍球。还有一部分认真的在平衡木上走着,而其中有几个孩子到自由活动区拿了梅花桩夹在中间走平衡木。

观察分析

幼儿虽然有的技能没有掌握,但是对于游戏还是开始失去兴趣了,因为每天的材料都是一样的,显得有些枯燥。有的幼儿有自己的想法,他会去选择不同的辅助材料,将辅助材料进行替换游戏。说明他对这个游戏的目的已经能够基本掌握。

调整与反思

在活动中,为了再次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将直线的平衡木换成了月亮船,不仅有一定高度,而且还是弯弯曲曲的。幼儿果然又喜欢玩这个游戏了,同时我还增加了抱枕等辅助材料,幼儿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游戏时也更加的注意力集中,总想着完成这一个后还要去换另一个材料再来一次试一试。

首页     观察记录    中班平衡区观察记录(李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