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来源:刘潭实验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0-07-14 12:27:00

叶天云+2020年6月观察记录

中二班区域体育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区域:平衡区

观察地点:学校操场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观察者:叶天云

观察对象中班幼儿

观察时间6月1日

观察记录本次活动我们用呼啦圈设计了一条弯曲的不规则路线的小路。在游戏开始前,我们给孩子们讲解游戏的规则:孩子们需要从起点开始,手持着一个皮球,双脚并拢往前跳,要是跳到呼啦圈上,需要把呼啦圈扶好,跳到终点后,需要与下一个小朋友击掌并且交接好皮球后,下一个小朋友才可以出发,比一比哪一队的小朋友先完成。小朋友们纷纷表示听懂了。游戏开始了,萌萌连续跳了五个呼啦圈之后,把第六个呼啦圈踢到其他地方去了,她还是继续往前跳,后面的小朋友大喊:“你没有扶好。”萌萌转身看了看,连忙回去把呼啦圈放好。而在此时,另一队的梦颖已经遥遥领先了,她激动的抱着皮球冲到了队伍的最后去排队,下一个小朋友着急的把梦颖拉回来和自己击掌后才开始跳起来。

分析与反思活动中,萌萌在把呼啦圈踢到外面去后,没有第一之间去把呼啦圈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而是想继续往前跳,在后面小朋友的提醒下才转身把呼啦圈放好。梦颖是在他人的提醒下才回去击掌。被提醒的小朋友在听到提醒后,可以及时的去做好,后面的小朋友可以及时的做出提醒,都说明了,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是,经常需要他人的提醒或者是,在游戏情境中,一激动,就忘记了有些规则。

调整与优化:在本次的活动中,我是用表述的方法向孩子们讲解了解游戏的规则,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我想再增设一些醒目的标记以及在活动前示范游戏玩法的方式,促进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观察时间:6月8日

观察记录:这一次,我们设计的小路是在原有小路的基础上面,增加了一条长椅小路,两张长椅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先上坡后下坡的小路。小朋友们需要抱着皮球,双脚跳跃过呼啦圈小路后,再经过上坡与下坡的长椅小路。在此过程中,皮球不可以掉落到地上。在本次的活动中,为了增强孩子们的游戏规则意识。我们在游戏前,先示范了玩法,以及球掉落后,应该回到起点再次出发。在小路的旁边,我们用醒目的标记标记好了起点、终点以及路线。游戏开始了,乐乐抱着皮球在经过呼啦圈小路后,身体摇摇晃晃侧着走上上坡的小路,皮球不慎掉落,他迟疑了一下 ,还是走下小路,回到起点开始新一轮的挑战。

分析与反思:从这一次的活动中看出,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了。示范以及标记对孩子们的规则意识起到的良好的提醒作用。对于规则意识比较弱的孩子,在老师的反复提醒,以及孩子们的共同监督下,规则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调整与优化: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我想通过增强游戏的情景性,唤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规则意识,来加强游戏活动中的意识。

 

观察时间:6月15日

观察记录: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在上次的小路两边放置了很多的沙包当做是炸弹,提醒孩子们如果掉落就需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游戏。我们还邀请了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红、橙、绿三张颜色的牌子当红绿灯。当出示红牌,小朋友就必须停下来,保持住当下的动作,当看到绿灯,听到绿灯的口令时,则正常通过,当听到黄灯看到黄牌时,则侧着身体通过小路。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玩的非常的投入,并且,几乎没有小朋友再违反规则了。

分析与反思:红绿灯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在活动中,加入红绿灯的规则之后,孩子们自然会有关于红绿等的规则意识,因此也就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强调很多了。炸弹的情景,让孩子们在经过小路时格外的注意,不但利于提醒孩子们遵守规则,而且,大大提高了孩子们活动的成功性。

小结:规则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于幼儿来讲也是一样。幼儿正处于成长时期,幼儿能够对规则的含义进行浅显的理解,通过规则渗透,就能促进幼儿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而游戏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渗透规则意识,就能促进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并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总之,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培养,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采取多种教育方式,进而发挥教育的功效。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游戏的作用,学习知识,学习规则,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各种规则意识在游戏环节中的渗透,让幼儿的规则意识得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完善,这样就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首页     观察记录    叶天云+2020年6月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