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子2020年6月区域体育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区域:跑跳区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重点:如何教会幼儿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者:陈寅子
观察对象:大班幼儿
观察时间:2020.6.2
观察内容:今天幼儿自行将椅子交替摆放拼成U型,幼儿踩到椅子上并快速地向前跑,一开始幼儿在跑的时候椅子会出现晃动的情况,有的幼儿就有点害怕,将跑改为走,导致后面的幼儿都在排队等待。
观察分析:幼儿能够想到利用室内的常见的物品作为挑战游戏的器材,这种探索的精神非常难得,同时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因素,需要老师提前进行安全措施。
调整与反思:考虑到幼儿心理的恐惧感会影响幼儿的行动能力,在椅子的两边摆放垫子,给予幼儿一定的心理暗示,重新树立信心。
观察时间:2020.6.3
观察内容:大多数幼儿看到椅子边上的垫子后,纷纷表示不害怕了,安安说道:“有了垫子,椅子晃动时我就用手撑在地上就不会摔倒了!”小旭第一次尝试还是有点害怕,将走改为快走,第二次已经能够将快走变成慢跑,有张椅子倒了,他马上用手撑地稳住身体。第三次小旭已经能够大胆地在椅子上跑。
观察分析:室外经常会创设在一定高度的器材上跑的情景游戏,但在室内并没有开展过,因此有时候并不是幼儿的能力达不到,而是过不了自己心理这一关,给予垫子保护其实并没有实质的意义。但在幼儿看来,这就是安全的心理暗示。
调整与反思:除了老师安排的环境暗示,其实对于大班幼儿可以将活动中幼儿出现的一些情况拍照下来,请幼儿讨论该怎么做,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莹莹提出可以在旁边扶着游戏的幼儿,
观察时间:2020.6.5
观察内容: 这一次在活动前将幼儿分成几组,从游戏的布置及出现问题如何解决,我都没有直接参与,琳琳这一组因为嘉嘉比较胆小不敢跑导致游戏无法顺利进行。琳琳就组织大家讨论,提出两个小朋友,一个在起点,一个在终点保护嘉嘉,和一个小朋友在旁边牵着嘉嘉手两个方案,最后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嘉嘉终于跑完全程。
观察分析:以往出现问题总是老师想出解决方案,给予幼儿帮助,这样容易养成幼儿的依赖性,因此在第二次活动时老师给予一种解决方案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教会幼儿学会思考。
调整与反思: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将体育游戏由单一的运动能力装换为全方位的手脑开动活动,教会幼儿这样的本领,今后任何器材幼儿都能自行思考从而产生更多创新想法。
小结:室内活动由于场地及材料的限制,许多时候老师都会提前安排好场地、场景及游戏规则,幼儿只需参与游戏即可,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幼儿各项发展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教会幼儿思考的能力,让活动成为幼儿自我探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