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2020年6月观察记录
区域体育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区域:钻爬区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重点:游戏情境的设置
观察者:韩成
观察对象:小班幼儿
观察时间:2020年6月22日
观察内容:今天的曹苜一边帮我拿东西,一边就这么问我。我说:“今天就玩我们原来的地方啊。”“啊,怎么还玩这里啊?”曹苜的兴奋点显然下降了不少。是的,在钻爬区的开始几周里,孩子们们还能兴致勃勃地钻爬,而现在,垫子、障碍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把这里当作了追逐玩闹的场所,这显然无法发展孩子钻爬运动的技能。但是,今天不同,我神秘地对一铭说:“今天,钻爬区里有新的东西哦!”。 在钻爬区,我为幼儿投放了双肩背带的乌龟壳、苹果,在竹梯的下方悬挂了小铃。乌龟壳和苹果是让孩子们把苹果放在壳袋中背在背上,通过降低身体的高度或者缩紧身体爬,或者匍匐爬的动作来过隧道。竹梯下方的小铃,我跟他们说,爬过或走过竹梯,在竹梯下面钻过隧道时,不能让小铃发出响声,小铃响就是触碰到炸弹了,所以在走过或爬过竹梯,钻过隧道时,都小心翼翼地不让炸弹爆炸。
观察分析:尽管我在材料上作了相应的补充,然而并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单一的钻爬动作对小班孩子没有挑战性,也就无法激起孩子钻爬的兴趣。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钻爬空间里发展孩子的各种爬行动作呢?
调整与反思:小班孩子可以练习手膝爬、手脚爬、匍匐爬等各种爬行姿势。首先,我要思考在有限的空间里提供其他辅助材料,让幼儿探索运用多种爬行姿势。其次,利用原来钻爬区上面的练习平衡的走道,重新摆放垫子的位置,在纵向延伸爬行的通道。
观察时间:2020年6月23日
观察内容:
今天,我和孩子们利用交流十分时间,一起讨论了生活中什么人,或什么小动物是有各种不同爬行姿势的,孩子们说,解放军叔叔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所以匍匐爬,小乌龟、小蜗牛是手膝爬的,于是,我想通过投放不同的材料来提示孩子们分别采用什么爬行。 李宇轩说:“解放军叔叔后面背着一个背包的”,孩子们自发从家里带来了不用的书包。“那孙老师如果放了许多大西瓜(塑料球),你们怎么把大西瓜运到目的地呢?”孩子们热烈地讨论了一下,有的说可以侧着爬,有的说可以仰着爬……
观察分析:我们的钻爬区有了乌龟爬(乌龟壳、塑料食物)、仰爬侧爬(大西瓜)、匍匐爬(书包)、手脚爬(竹梯),活动时,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进行不同爬行方式的练习。
调整与反思:通过不同材料的投放,给予孩子不同的暗示,就是怎样使用不同的材料采用哪种运动(爬行方式)。其次,孩子之间在运动能力上的差异性,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丰富材料,幼儿可根据各自的能力选取适宜的材料进行运动。
观察时间:2020年6月24日
观察内容:
今天的轮胎墙上悬挂了小铃,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几个试试看,能不能爬到高一点的位置,看看我们的小手能不能碰到上面的小铃,小铃响了,就表示你胜利了。如果爬不上去,也没关系,可以试试往旁边爬。”几个男孩子很大胆,上下肢的动作协调能力也不错,很快爬到了顶峰,还得意地回过头跟我说:“孙老师,我碰到小铃了,我胜利了。”就在我密切注意这几个孩子的动向时,后来的欧梦希也趁我不注意,在旁边一点的位置攀爬了起来,她爬到了中部的位置,爬不上去了,想下来,脚又不知落哪个点上,“老师,欧梦希爬不上去了”我赶紧跑到她后面,扶住她,跟她说:“欧梦希,你踩住这个支点,下来。”“可是,老师,我想爬上去的呀”“你爬得上去吗?你试试看你现在自己能下来吗,如果你能自己下来,那明天你再试试爬高一点。”
观察分析:轮胎墙攀爬活动对于小班下学期幼儿来说, 有一定的危险性,幼儿随时会因体力不支,手、脚力量不够或方法不正确而从轮胎墙上掉下来。因此,老师还要加强对幼儿的保护。但是, 如果满足了这个孩子的欲望,却忽视了其他孩子的安全,如果不满足这个孩子的欲望, 却限制了他的挑战性,同时也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调整与反思:设想是不是可以一起组织好孩子,一起观看小朋友的攀爬技术, 一方面可以顾及到其他孩子的安全问题,另一面老师又可以保护好个别小朋友的安全,让孩子大胆尝试。
小结:《运动》指出幼儿很喜欢在地面上爬动,爬行可以是幼儿重新感受在婴儿时期曾经体验到的那种舒适和安全的感觉。当幼儿在地面上爬行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更加轻松和愉快。但是对于小班下学期幼儿来说,简单的钻和爬已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对幼儿身体的发展达不到好的效果。增加情景能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轮流,学会了遵守规则。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立体攀爬的兴趣。